兩年前,靈武市西湖名邸一期業主委員會雇人冒充業主簽名,動用物業儲備金為小區更換單元門,舞弊行為曝光后,有關部門立即叫停了合同,業主委員會隨即“消失”。整整兩年過去了,該事件遲遲沒有了下文,業主紛紛猜測個中原因,物業公司和業主關系逐步緊張,靈武市西湖名邸一期800戶業主渴望一個真相,需要一個說法。
業主:好事辦成了糟心事
近日,有網友向寧夏新聞網反映,2018年,靈武市西湖名邸一期業主委員會冒充小區業主簽名后領取物業儲備金,為小區更換單元門。事情曝光后,靈武市住建局物業辦叫停了業主委員會和門廠簽訂的合同。在這期間,小區單元門陸續更換,但業主們反映,這次換的新門質量并不好,絕大部分業主可視門鈴也不能正常使用。
日前,記者來到該小區了解情況。據了解,靈武市西湖名邸一期小區是2012年左右建成的,15棟居民樓,共800戶。
“當年小區換單元門的時候,以為是物業給大家統一換,直到被通知交240元裝可視門鈴,大家這才知道,業委會偽造簽字,動用了物業儲備金。”該小區一位女性業主告訴記者,業主委員會雇人冒充業主簽字申請到物業儲備金,也算是給大家辦好事,但新裝的單元門質量不好,后來又要交費更換可視門鈴,業主們意見很大,對物業公司也多有怨言,小區物業服務也越來越差。
“我家所在單元門本來沒壞,但后來也被換掉了”,小區業主俞先生告訴記者,小區很多單元門原先都好好的,但也被換掉了。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更換單元門后,為了匹配新的可視門鈴,業主室內可視門鈴必須更換才能使用。剛開始,業主需交240元才可安裝,后來交90元錢,再后來,物業公司告知業主,只要繳納全年物業費,可免費安裝入戶可視門鈴。
“我家室內可視門鈴安裝了,響了沒幾天就不響了,物業上說,只要交了當年物業費就馬上開通,但我們交了費,現在也用不了”。家住15號樓一單元12層的一位大媽無奈地說,家里來客人,她要從12層下去開門,很不方便。
此外,業主們還對合同中有關單元門的價格提出質疑。“這次申請了30萬元的物業儲備金,我們算了一下,一個門平均價格是3600多元。據我們調查,市場上同樣品質門報價遠遠低于這個價格”,業主俞先生說。
按照規定,動用物業儲備金必須經過三分之二以上住戶同意簽字才能申請。據一位當年參與維權的業主介紹,其實早在2018年,熱心業主就去有關部門調查了解到業主委員會冒充簽字的事,當時,靈武市住建局物業辦派人來小區調查了此事。
業主們不理解,這樣一份張冠李戴的業主簽名申請,相關部門怎么就一路綠燈通過了呢,雖然有關部門來小區調查了這件事,為什么兩年過去了,這件事就沒了下文。
記者在小區隨機采訪,業主們對之前的業委會冒充業主簽字動用物業儲備金的事幾乎全部知曉。有業主表示,雖然之前的門質量確實不行,但現在換的門質量也有問題,物業公司不解決大家的問題,業主就不會按時繳納物業費。
在沒有相關部門調查結果的背景下,不少業主猜測,或許存在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合起伙來套用業主們的物業儲備金,從中得利的問題……一個個疑問在小區業主的心中蔓延,靈武市西湖名邸800戶居民糟心事到底誰來管?
物業公司:我們成了替罪羊
記者隨后來到銀川安泰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西湖名邸物業服務中心,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己經歷了2018年的所有事件經過。當時,很多業主反映單元門出問題,安全無保障,因為無法維修,物業公司才將這個情況反映給了業主委員會。
“物業公司就是提了換門的建議,找廠家做預算、申請物業儲備金都是業主委員會來做的,物業公司沒有權利也沒有資格接觸到物業儲備金。”這位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
“有很多業主因為這個事而拒交物業費,于是公司推出優惠活動,繳納全年物業費可抵扣可視門鈴。”銀川安泰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西湖名邸物業服務中心王經理無奈地告訴記者,因為小區安裝單元門和可視門鈴的事情,很多業主對于物業服務很不滿意,物業公司成了替罪羊。
王經理說,為了快速回籠資金,即便之前有個別自己掏錢安裝可視門鈴的業主,在繳納物業費的時候,物業公司也都從費用中抵扣了,這筆可視門鈴的費用最后是物業公司承擔了。
王經理說,現在業主們猜測,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存在貪污業主物業儲備金,現在很多業主把這個事怪罪到物業公司,拒交物業費。當時有關部門既然調查了,就應該及時公布結果。
街道辦:新的業委會難成立
據了解,2018年,由于群眾舉報業主委員會為申請物業儲備金雇人冒充業主簽字,此后不久,小區業主委員會就交由靈武市西苑社區托管至今。
記者聯系到靈武市西苑社區居委會書記張艷,她表示,自己并未經歷這件事,但了解一些情況,當時業主們去信訪部門反映情況,有關部門也下來進行了調查。據她了解,該小區業主委員會并不是被解散的,而是任期到了。至于為什么到現在該小區還未能成立新的業主委員會。張艷說,個別業主來申請,但都不符合規定,居委會也試圖找過一些熱心業主,但大家都不想干。
張艷介紹,2018年,政府有關部門對此事進行過協調,至于怎么協調的,當時參與的人都已經變換了工作崗位,她不清楚。小區業主們渴望成立新的業主委員會,但有了前車之鑒,業主們對成立新的業委會更謹慎了。
物業辦:第三方評估審核一再被擱淺
2018年10月,原靈武市住建局物業辦主任馬建中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表示,“2016年西湖名邸業委會就來申請過物業儲備金,但因為業主簽字不合規范,就沒有通過,直到第三次拿來的業主簽字才符合要求。至于物業辦是否應該核實業委會遞交的申請材料,馬建中表示,‘根據物業管理條例,我們沒有這部分權力,如果當時有業主質疑簽名問題,我們會進行核查,而當時也在小區公示過,但沒有一個業主提出過異議’”。
對于西湖名邸一期業主委員會找人冒充業主簽名的事,靈武市住建局物業辦主任黃曉琴表示,當時的業主委員會的確存在作弊行為。但實際情況是,更換了單元門之后,經各方協商,業主的入戶可視門鈴由物業公司給業主免費安裝到家。
對于業主們提出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是否存在貪污物業儲備金的質疑,黃曉琴說,物業辦支付這筆費用是直接支付給廠家,物業公司和業委會接觸不到物業儲備金。
靈武市住建局物業辦主任黃曉琴介紹,業主們向有關部門投訴,合同被叫停,導致門款直到現在還沒有結清。業主們不同意動用物業儲備金繼續支付這部分款項,物業辦正積極協調其他途徑解決。此外,由于小區業委會被社區托管,至今未成立新的業主委員會,尋找第三方審核評估一再被擱淺。
但黃曉琴表示,近期,物業辦正在積極協調第三方審核,審核的價格會及時向業主們進行公布。
靈武市西湖名邸一期業主維權小組的一位成員告訴記者,業主們也想通過訴訟維權,但合同是當時的業主委員會主任趙中詳和門廠簽訂的,如今業主委員會早就沒有了,維權之路看似遙遙無期。業主們的維權路咋就這么難?
律師點評:
寧夏天器律師事務所律師趙美容認為,物業儲備金申請使用的主要監督環節在“公示”和“業主簽字”兩方面。物業公司或業主委員會申請使用物業儲備金,必須將工程驗收報告、施工合同、發票及工程決算書、造價咨詢成果報告書、業主簽名等材料在小區公示,業主看到公示信息后,如果發現自己的簽名系偽造,或對簽名根本不知情,可向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投訴,要求取消對物業儲備金的申請;已經申請使用或挪用的,業主們可以請求住房保障主管部門對物業公司或業主委員會擅自使用或挪用物業儲備金進行查處并追回,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擅自使用或挪用的違法行為;構成刑事犯罪的,業主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本案中,靈武市西湖名邸一期業主委員會偽造業主簽名,未經廣大業主同意,申請物業儲備金用以更換小區單元門,不僅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也違背了業主的意愿,嚴重侵害業主的合法利益,對此,業主們可以選擇向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投訴反映,要求追回挪用的物業儲備金,并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也可以選擇向人民法院起訴原業主委員會的全體委員要求承擔賠償責任。(寧夏新聞網記者)